宋明理学——说课稿

时间:2024.3.31

第四课宋明理学——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一单元的第4课《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对本单元的整体要求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教材地位作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的演变过程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具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部分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哲学知识作基础,所以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趣和难以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l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准确说明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l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2、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l 确定理由: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解,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所以需要学生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方面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故定为难点。

l 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大量的资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并由教师做总结归纳,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探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内容枯燥难懂,学生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的,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的挑战它远远要高于其他的教学内容。另外,宋明理学它带有着哲学层面丰富的内涵,学生在学这一课的时候,还没有学习到政治的哲学方面的内容,所以无法提供跨学科知识的资源。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宋明理学可以说是良莠并存,用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和他们的知识储备来说,是难以把握和取舍的。所以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多元思维的能力,我还在授课过程中配合以比较发现式教学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等。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在讨论分析基础上 的出结论,使知识系统化。

2、教学手段:

本课内容多而抽象,加之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所以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材、收集相关资料,课堂思考回答问题,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2、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获得新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依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能力进行,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1、布置学案,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让学生搜集跟二程、朱熹、王阳明有关的小故事,帮助他们多角度地认识宋明理学家及其观点。

(二)导入新课

PPT图片展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言,问:这是哪个朝代哪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名言?学生回答出宋文天祥、明于谦。教师接着问:是什么样的精神与信念使得他们能够抛开个人的生死做出如此选择呢?要想理解他们的这种选择,就不得不提到宋明理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的人物来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凝神点题的作用。

(三)讲授新课

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创设问题情景,分解本课重难点,激活学生思维。

【板书】:1、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的衰落和佛道两教的兴盛

PPT展示:杜牧《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著名诗句,教师再讲解梁武帝萧衍的故事。

问:为什么在汉代确立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出现了这种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自两汉儒学统治地位确立后到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的隋唐在佛教、道教的冲击下儒学不再是唯一,出现了危机。同时思考这种现象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导入“三教合一”

(2)唐宋时期的“三教合一”

讲解“三教合一”时,PPT图片展示“泰山红门宫” 和《西游记》,由学生回答哪些人物或故事属于儒、道、佛三教的。

设计意图:三教合一是理学兴起的重要背景,但三教的含义、合一的表现及与理学兴起的关系,是学生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内容,这两个例子使学生对三教合一有了一个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这是用学生所熟知的东西来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兴趣。

【板书】:2、理学内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理学的含义

这是本课重要的历史概念,是学生必须明白的内容,但教材介绍的过于简略,所以教师在补充一定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清楚。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问题引领: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各有哪些?请介绍他们的故事和各自的主张。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过课前探究,课堂上的展示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对人物的介绍能够增加学生对理学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对理学观点的理解和评价。

预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别也许会存在疑问,这时教师可以由学生讨论得出结果来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3、宋明理学的评价

PPT一一列出:鲁迅的名言: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还有裹着小脚的悲惨童年。但同时也打出,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天祥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表白;于谦提出了“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自我要求;还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的人生境界;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的时候,也曾经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两种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得出对宋明理学的消极和积极的评价。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设计意图:此处是本课的难点,是知识的升华和运用,教师通过多角度资料的呈现和问题引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此处教学还注重体现历史的时代感和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使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小结

带领学生对本课做一个知识结构的创建,使学生将所学细节和大的思路相结合,更加深刻的把握本课内容。

然后延伸:经过程朱、陆王等人的努力,儒学在宋明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宋明之后,儒学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儒学又将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概括主要内容,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生成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延伸,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八、习题设计:

课堂练习为紧跟知识点的五个单项选择题,作为课堂的及时性练习巩固知识点。
课后练习为本课中讨论题的延申,培养学生全面性、完善性思考的能力。

九、课外延伸

给对本课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几个课外阅读的资源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网站:历史风云网

十、板书设计

第四课 宋明理学——说课稿

说课人孟庆军


第二篇:宋明理学说课稿


宋明理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宋明理学》,本课题选自高中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单元。整个说课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及反思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简述宋明理学的出现、走向成熟的过程,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联系宋明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现状,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出现新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材分析: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兴起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明代又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2、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们已经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对宋明思想文化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了解。但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其中不可避免的要阅读理解文言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古文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吃力。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有广泛的参与互动意识。

4、教法学法:根据以上对课标、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穿插使用包括:条理清晰的讲述法、师生或者学生之间小组互动式的讨论法、时空穿梭式的创设情景法、阅读勾画法加深知识记忆、比较法等方式。

5、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和交流,我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熟练掌握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辐射到整个儒学发展的过程,锻炼学生联系整个历史脉络的能力。其次,熟记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最后,理解分析宋明理学产生、发展的原因,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的有自己的认识。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2)过程与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历史启示):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树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

6、重点难点:

重点:理学的含义、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

7、教学用具:采用图文并茂的PowerPoint课件,便以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在黑板上板书重点、难点,提醒学生重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理顺知识体系,通过温故前面学习的知识、结合图片、文字材料讨论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历史背景——三教合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组材料,展示问题,自主学习:

播放PPT:

材料一:隋时的李士谦说“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见《隋书》卷七十七《李士谦传》)


材料二:《三教图》(清·丁云鹏)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教师:回答的很好。以上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三教高低,以示崇佛。佛教的迅速传播,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同时,儒学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明理学。

2、讲授新课:

(首先明确理学的含义,这样有助于下来的学习。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通过以上的探究,什么是理学?现在就很好解释了。理学就是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建立起来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不必多讲,但要交代两点:

(1)先声——韩愈、李翱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教师: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后,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复兴儒学的呢?儒学又是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的呢?

课本上勾画:唐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反佛排佛,提出儒家“道统”思想。李?提出用性命之源解释孔子之道,成为北宋复兴儒学,创立理学的先声。

过渡:历史从来就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形成。理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归根到底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哪位同学能积极主动地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

1.文化上:儒学的危机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2.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

3.经济上:宋代农业、手工业逐步恢复和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规律的思考。

教师:回答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过渡:理学兴起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明代又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们就从理学的创立、成熟、发展几个阶段来探讨理学。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高度重视各个时段理学家的主张有哪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建议用列表的形式加以区分。)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周敦颐的濂学派,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

邵雍的象数学派,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张载的气学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提出了太虚即气的理论,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

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概括总结:

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还可以利用课本“资料卡片”,对五子中的一两思想家(如张栽、程颐)的观点进行介绍,重点突出。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和“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两目主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讲授时要启发学生对两派观点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其中的异同点。提醒学生此处为重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这一目需要向学生讲明三点:

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理气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理气论认为:理是生物之本,是超越世间万物的绝对本体。气是生物之具,是生成万物的质料。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行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气浑然一体,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实际上就是理气论在人生界的具体表现。“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提出“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在这一块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设置分组讨论,理气谁是第一性的头脑风暴?

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是客观唯心主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1.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用自己的体验对此予以论证,提出与朱熹不同的“吾心与理通融”,“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本心就是真理”,万物皆在我心中,所以要发明本心,也就是要内省,反求诸己。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一开始认为格物致知(通过观察事物表象来认识事物的真理)能得到真理,所以他就整天观察竹子,格竹子,直到他生病倒下,他才发现格人是天地之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反对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来达到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在此处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要求学生想象自己生活在王阳明的时代,联系现实生活来讨论是否认同“知行合一”,为什么会认同?

五、评价宋明理学

1.实质:宋明儒学的主流,儒学的哲学化阶段

2.消极:

①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存在等级尊卑、重礼轻法、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等观念

3.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六、课堂小结及教学反思:

小结:宋明理学适应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要求,它以儒学为根本,吸收佛教道教的长处,把天理人欲、仁政、三纲五常内在有机统一起来,使儒学政治思想哲理化,更有效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深得统治者欢心,宋元明七百多年儒学出现真正独尊局面。

反思:本课理论水平较高,概念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分析为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适当配合图片、原始资料为辅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未曾接触过哲学,所以不太容易理解理学蕴含的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同学古文功底薄弱,较难理解引用材料的意思,更难理解材料折射出的内涵。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些方面工作。

七、布置课后作业: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提醒学生做好下一次课的预习。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

初中数学说课稿:《全等三角形》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章第1节全等三角形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

经典初中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19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所选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于本节课我将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

初中数学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数轴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教科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

初中数学说课稿经典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经典范例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

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潘亚飞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

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下午好我的抽签序号是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课时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

初二数学172反比例函数说课范例-172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172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关于的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七年级数学《 分式的意义》说课范例-《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分式的意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

高中数学 说课稿(万能模板)

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下午好我的抽签序号是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课时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

中学数学说课稿(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