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专题分析报告

时间:2024.4.27

服务业发展专题分析报告

今年来,我县服务业坚持以集聚发展、规模发展、优化发展和提速发展为导向,通过制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挂钩帮扶、政策激励、部门联动和强化考核等手段,推动服务业发展,确保了我县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及分析

1、增加值占比全市领先,但增速仍有差距

上半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9.66亿元,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49%,占GDP的比重为35.1%,比去年年底高出0.7个百分点,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一,分别比启东、如东、如皋和海门高出0.1、0.3、0.6、1.8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3.8%,增速在五县市中排名第四,与增速前三名的海门、如皋、如东分别相差0.5、0.4和0.1个百分点,比第五的启东只高出0.1个百分点。我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后移主要原因是:服务业用电量、服务业税收、非盈利性服务业劳动报酬、房地产销售等几个评价指标,都处在全市第四位左右的水平。

今年1-8月份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1.9亿元,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67.1%,同比增长14.5%。

2、投入总量实现突破,但增幅仍需提高

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19.6亿元,完成县 1

政府年度计划的61%,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元,投资总量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分别比如皋、启东、海门、如东高出2.8、3.2、3.9和4.3个亿。

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8.9%,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年底高出15.5和10.8个百分点。超过市指标6.9个百分点,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三,与启东并列,与增速前两名的如东、如皋分别相差5个和0.5个百分点,比第五名的海门高出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增速排名有所后退的原因是我县的基数比较大,加之一些镇存在上报不及时和漏报等问题。

今年1-8月份全县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22.8亿元,总量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三,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71%,同比增长42.9%,增速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一。

3、税收收入达到序时,但排名仍在回落

全县上半年各镇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7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7%,同比增长40%,比去年年底增幅高出26个百分点。全县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地税收入3.27亿元, 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60%,同比增长46.3%, 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年底高出40.8和20.3个百分点,超过市指标23.3个百分点,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五,分别比前四名的启东、海门、如东、如皋相差34.4、21.4、8.6和2.3个百分点。启东、海门服务业地税收入目前增速高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地理位置紧靠上海,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和沪崇启高速通道 2

的即将开工建设,两县成了真正的"北上海",因而商品房开发的势头比较旺,商品房房价比较高,启东商品房房价每平方已达到8000多元。

今年1-8月份各镇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95.9亿元,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78.6%,同比增长38%;实现服务业地税收入4.2亿元,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76.4%,同比增长46%。

4、社会消费稳中有升,但总量仍然偏小

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亿元,完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51%,同比增长18.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

1.3个百分点,比市增速指标相差0.6个百分点,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三,与启东市并列,比前两名的如皋、海门分别相差0.6和0.2个百分点,比第五名的如东高出0.5个百分点。我县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速18%、批零业增值税增幅5%,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增幅1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28.4%等评价指标在全市位次靠后,影响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

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在五县市中是最小的,排名第五,分别比海门、启东、如皋、如东相差20.5、18.1、18和8亿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一个县市的人口、人均收入和面积有关联。

今年1-8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9亿元,完 3

成县政府年度计划的67.6%,同比增长21.1%。

5、用电增容态势良好,但当前仍处低谷

去年上半年,我县第三产业高压用户增容仅3400千瓦,下半年增容6865千瓦,全年合计增容10265千瓦,而今年上半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容达20770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多,增容的大单位包括苏果超市、恒天房地产、奥华国际装饰城等,这些新用电单位陆续投运后,必将形成较为强劲的用电增长点,一般预计这些新用户投运后,月用电量可增加245-300万度,占目前三产用电的6%-8%左右。

上半年,我县三产用电量同比增长仅有5.04%,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五,分别比前四名的如皋、海门、启东、如东相差19、18、13和12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县第三产业用电增长不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的增幅基础很高,高达19.06%,是四大产业用电增长最快的一个产业,更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二是去年第三产业的增容量不大,新开张的商场、宾馆、饭店的数量不多以及规模的不大,在今年上半年形不成有效的用电增长量。三是在月用电量超过1000度的单位中,有50%左右的单位用电下降,下降的用户数量明显偏多,一些大型商场、较大规模的宾馆、饭店用电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县第三产业用电的增长。

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及分析

1、新开(竣)工项目数量不少,但入区进园项目不多 4

今年1-8月份,全县完成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3个,完成年度计划的66%(含旅游),其中1000~1亿元项目56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竣工项目25个,完成年度计划的63%,其中1000~1亿元项目24个,亿元以上项目 1个。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总量与去年相当,但亿元以上项目比去年略少。

《20xx年服务业工作意见》中提出今年力争引进落户服务业集聚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但目前除海安镇、城东镇两个集聚区所在镇外,其他镇还没有任何新土建项目落户服务业集聚区。项目落户服务业集聚区没有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一是这项工作还没有引起各镇、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鼓励项目落户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不易操作;三是服务业集聚区内的拆迁、基础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

2、市级重点项目业态良好,但投入进度未达序时 今年,我县有10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这10个项目有8个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扶持类的项目,业态比较好,有利于促进我县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上半年,我县1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按序时推进的有7个:续建项目海安华新高科技创业园、海安恒天新世界、海安启迪软件科技园;新建项目海安大世界广场、523文化产业园、正元棉花物流园、奥华国际装饰城精品馆及商务中心。未按序时推进的有3个:续建项目苏中医药物流中心。 5

新建项目华中五金机电城、泓润达钢材交易加工仓储物流中心、

五县(市)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分别是:如皋市完成投资13.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5%;海门市完成投资1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1%;启东市完成投资

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7%;如东县完成投资3.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7.6%;海安县完成投资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5%。我县完成的占比较低,未达序时,主要原因是华中五金机电城等3个项目未能开工。

3、县级重点项目奋力推进,但制约要素化解较难 年初确定的县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共52个,其中续建项目20个,新建项目32个。上半年,通过项目查评、集中点评、召开问题协调解决办公会等手段,奋力推进重点项目,取得一定的成效。全县续建的20个重点项目中,按序时进度推进的项目19个,占续建项目的95%,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的项目1个(西场镇三峰蓉塘花苑),占续建项目的5%。新建的32个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开工的项目17个,开工率为53%。未开工的项目15个(海安镇苏中医药物流中心二期、粮食物流中心海安储备粮库、综合配载中心、华中五金机电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扩建工程、孙庄镇仁桥农贸市场,开发区城东镇立发新村市场、迎新花苑市场、东风〃日产4S店、汽车加汽站,老坝 6

港镇海产品批发市场,雅周镇电器商城区域开发,南莫镇建设西路商住一条街、汽车天然气加气站),占新建项目的47%。

项目未能开工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项目的制约要素难化解。一是土地指标难到位。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就是受土地指标的制约。二是拆迁工作难度大。华中五金机电城等项目就是拆迁工作进度慢,影响了项目的进展。三是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综合物流园等项目,现在虽然有规划,但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还不到位。

三、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及分析

1、商贸流通消费增长,但无序竞争还需扭转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和宣传引导,促进了城乡消费。上半年.完成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56.43亿元,同比增长27.8%,完成住宿餐饮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21.4%;完成市场成交额75.1亿元,同比增长16%;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8家,总数达到198家;家电下乡销售总量67238台(件),累计销售总额1.4亿元;百户购买额

5.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总量48299台(套),累计销售额18083.7万元;新发展农资网点11个,实现农资连锁销售47397万元;在已完成李堡等2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后,今年将完成江海等18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 7

华润苏果、世纪联华等一批知名连锁店落户海安。安达步行街、明珠城、新汽车站、贵都广场等现代商贸圈以新的面貌、新的业态满足了居民丰富的消费需求。但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多数新建的小区都建有商业街区,且功能重叠,业态陈旧,形成了无序竞争。下一步要对商业网点布局严格把关,避免到处都是商业,遍地都是小店的现象,确保全县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布局日趋合理。

2、科技服务业高点定位,但载体建设还需完善

今年,我县科技服务业坚持以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建强建优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县上半年新增科技孵化器1家,新增孵化面积7.16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共有科技孵化器6家、总面积达32.2万平方米。坚持加大力度推进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研究出台了《海安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对县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条件、认定及验收等作了具体规定。上半年新立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组织15家企业正在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企业正在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了1家企业申报了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5项。成功注册双弘集团、江海集团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8

中心。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1个。华新高新科技创业园、启迪(海安)软件科技园和鑫缘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园区是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但目前这些载体的网络信息等公共平台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房地产业开局火爆,但稳步发展还需调控

我县房地产市场今年以火爆开局,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土地成交量为275亩多,销售面积比20xx年同期增长33.04%,进入5月之后在新的税收等政策的多重叠加刺激下,逐步有所回落。上半年,我县商品房开发投资额9.76亿元,同比增长6.8%。商品房施工面积182.8万平米, 同比增长21.7%。商品房合同销售面积32.31万平米, 同比增长9%。商品房合同销售额12.68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住宅合同销售额9.21亿元,同比增长18.8%。商品房成交均价3924元/?, 同比增长20%。

我县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居住环境的升级换代带来的巨大的住宅需求和城镇扩张衍生的对商业形态更多和更高层次的需求无疑将支持着我县住宅和商铺两类房产市场长期繁荣的基本面。但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还需从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来进行调控,通过调控重点抑制投机性房产需求,保障基本型和改善型的住房需求。

9

4、现代物流初具规模,但实现目标还需引导

截止目前,我县物流运输企业已发展到2000多家(含个体),但这些物流运输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布局散乱、设备简陋、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围绕打造苏中地区综合物流中心的总体目标,今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海安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引导,以交通优势为依托,大力推进物流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进物流项目建设。目前,苏中医药物流中心、正元港务物流中心、南通合成物流和燕信化学品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已正常投入运营;开发区保税仓储物流中心、南通汇益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腾龙物流、顺港物流、正元棉花物流等一批物流项目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推进,泓润达钢材交易加工仓储物流中心、粮食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今年陆续破土开工,综合配载中心等物流项目正在招商洽谈。

5、旅游产业陆续启动,但形成特色还需开拓

今年以来,我县抢抓上海世博会契机,通过完善现有景点的公共设施,启动建设新的旅游项目,开展旅游宣传对接等活动,着力发展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的特色旅游业。上半年接待游客686819人次,其中上海游客65080人次,境外游客2896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3亿元;新增三星级、四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各1家;完成旅游项目投入3.2亿元,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4个。总投资25亿元的水韵里下河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温泉会都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温泉度假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海瀛洲国际度假村项目先后签约。一批项目陆续启动建 10

设。水韵里下河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已完成可研、规划和注册等前期工作,有望于三季度全面开工建设。中洋豪生大酒店土建工程上半年已破土动工。中洋河豚庄园按照AAA级旅游景区要求全面启动游客中心、购物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苏中植物园正在加快建设,力争年底前对外开放。七星湖生态园的水上游乐设施已开始试运行,陆上游乐设施将于国庆前全面完工。省政府把南通定位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江海旅游门户”城市和旅游休闲城市,而我县的旅游休闲大项目才刚刚启动,还未形成规模,下一步要注重规划引导,让海安的旅游休闲体现黄海风情、里下河生态湿地和红色景区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6、文化创意独创模式,但走向繁荣还需培植

我县十分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项目建设,拉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总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人民币50亿元,以油画创作、油画商品生产和销售为抓手,集美学教育、景观艺术展示、休闲旅游、外贸出口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项目——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创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油画家、画师、画商在该园开设了100多家工作室和画廊。在5月23日的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上共成功签约文化产业类项目59个,项目投资总额18.2亿元。其中,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7个。总投资3亿元, 11

规划用地102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集创意交流、时尚体验、动漫衍生品交易、动漫文化消费为一体的苏中动漫城,上半年一期工程已破土动工。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上半年已完成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下半年主体工程有望开工建设。“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等项目,目前存在的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要素还不少,要让其发展壮大,走向繁荣,还需各部门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大力给予扶持。

7、软件产业不断升格,但名副其实还需充实

为加快全县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县域信息和服务外包产业示范的基地,近两年,县政府与清华科技园合作,共同规划和打造海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三期——启迪(海安)软件科技园,经过不懈努力,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经江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软件服务业集聚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启迪(海安)软件科技园经营范围涵盖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软件开发、网游动漫、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和远程教育、IT培训等几个领域。上半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00万元,累计完成1.46亿元;新增入驻企业5家, 累计入驻企业66家, 其中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 12

48家。新增就业人数120人,就业总人数920人,实现营业收入3360万元。启迪(海安)软件科技园桂冠不少,但要保持和发展,还需要不断充实专业人才、配套设施和资金投入。

8、金融服务稳健发展,但金融产品还需创新

近年来,我县金融机构不断壮大,交通银行等金融企业陆续入驻我县。目前,金融机构总数已达到10家。上半年,我县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支持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上半年全县存款总量达466.21亿元,比年初增加80.1亿元,存款增量位居全市第三。全县贷款总量达270.81亿元,在前几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比年初增加31.81亿元,贷款总量位居全市第二,贷款增量位居全市第四。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银企合作活动。与县发改委联合组织14个镇开展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调研,对三大产业88.52亿元的增量资金需求进行调研,提供增量授信达55.1亿元,资金需求满足率为62%。8家主办银行与10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银企合作关系,合作企业增加677家,授信总额达215.79亿元,扩大授信超过10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目前县域金融业的业务拓展和金融新产品的推进力度还不够。为此,我县金融机构要结合县域经济实际,开办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创新产 13

品,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支撑力。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质押等业务,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四、下一步服务业工作重点

为保持服务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全年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下一步,我县服务业工作一定要拓宽发展思路,重点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1.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 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服务业项目建设目标,继续坚持以务实的态度猛攻大项目,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落户集聚区。充分发挥县级领导领衔招引和挂钩服务、机关部门帮促服务、重大项目专题办公会、在手在谈重大项目信息汇报等制度。在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时,要用超常规的方法,强化拆迁和用地保障工作,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大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和新兴服务业项目倾斜。同时要积极对综合物流园、523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组织包装上报,争取服务业重大项目土地点供。项目业主要解放思想,大胆推进,力争项目早工、早竣工、早收益。

2.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 根据《江苏省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等文件精神,按照不低于邻近县市的扶持力度和我县已出台的优惠政策,起草并出台我县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别从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我县现代服务业发 14

展的扶持力度。对现代物流、专业市场、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给予重点扶持。对达到一定规模、对整个行业具有带动性的重点项目、重点骨干企业及成长性企业,有针对性地给予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后续力。 坚持按照我县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划,加快挖掘服务业项目源,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储备项目库。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程度、推进强度,切实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招引大项目上来,招生产性和新兴服务业项目上来。着力在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专业招商、网络招商、基地招商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招商的实效性。

4.精心编制发展规划,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导向力。 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优势叠加的良好机遇,按照服务业提速计划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在全县总体规划框架下,结合城市规划等各方面专项规划,从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好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确保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5.扎实抓好企业培育,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力。 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监控和运行分析,注重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协调解决企业提交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出前瞻性、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 15

土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帮助企业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各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

6.实施企业主辅分离,增强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力。 在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坚持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拟实施主辅分离的企业,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搜集问题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分离方案。三季度要完成试点企业的主辅分离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对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并树立典型,根据省发改委推进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动员发动,全面推进这项工作,以实现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服务业办公室)

16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成果名称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成果类型研究报告出版时间20xx年6月出版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原产业政策司成果内容简介篇章结构基本观点本项成果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

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我市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是促就业富财政的迫切...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理清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们成立了调研领导组制定了现代服务业调研方案随后召开专门会议明确了调研的目的和内容细化了部门责任经过组...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前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非常丰富从传统工农业产品的流通销售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从地面车辆的运输往来到天上卫星的信息传播都属于服务业概括地说服务业既包括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

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修改

阜新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会议后阜新市委市政府立即落实按照会议精神和省政府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阜新实际制定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四年行动计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阜新市落...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期政府又提出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现代服务业现状近期我们会同发改统计局商务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

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市作为一个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

关于申请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报告

关于申请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报告南昌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本公司地处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属长垅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范围内目前距离南昌市55公里昌北机场35公里安义县城14公里毗邻安义千年古村群随着安义县大力推进...

20xx年中国科技服务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科技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

服务业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磁窑镇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磁窑镇研究室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

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能级为集聚人气满足群众需求和完善新城功能提供有力支撑区委第二调研课题组根据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总体部署和年度调研工作安排按照市政府上海市加快新城发展的若干意见JD新城初步确立长三角地区综合...

柳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调研报告

柳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谋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部署深入研究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重大机遇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需要采取的重大政策经过向全市有关部门及各县...

服务业发展报告(32篇)